能對城市各類資源進行整合共享,可以提供城市運行監測、態勢感知、指揮調度、決策分析能力……今年1月,作為德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大數據資源整合應用重要載體的“德陽城市大腦”入選“2022四川省網絡綜合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優秀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德陽城市大腦已建成包括數據中臺、萬物感知互聯平臺、城市態勢大數據平臺、數字孿生城市、區塊鏈BaaS平臺、數據沙箱、統一認證平臺、融合通訊平臺、AI中臺、API市場、低代碼開發平臺等組成的數字底座,深度賦能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城市態勢“一網通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數字資源“一網協同”。德陽城市大腦建設是我市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進一步明確要“加快建設數字四川,推動基礎設施信息化升級,推動企業行業信息化改造,推動經濟社會信息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在德陽落地見效,我市將數字經濟作為全市“3+1”特色產業,加快建設四川省首批區域型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經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數字經濟營業收入240.2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70.01億元。2022年再度入選賽迪顧問發布的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位列第93位、全省第三,較2021年排名上升5位。
德陽城市態勢大數據平臺演示。部門供圖
建機制強保障 厚蓄數字經濟內生動力
按照“市統籌、區主導、聚生態、強主業”的思路,我市將旌陽區(天府數谷)作為數字經濟發展主陣地,制定了《德陽市數字經濟產業工作專班工作方案》《旌陽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專班工作方案》,梳理責任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市、區)、招商清單等5張清單,落實任務到項目、到目標、到進度、到領導、到小組,以“專班制、項目制、清單制”機制推動工作開展。
我市還先后印發《德陽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德陽市2022年推進“5G+工業互聯網”建設實施方案》《關于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德陽市網絡綜合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千百十”工程總體建設計劃》《德陽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組織體系建設方案》《德陽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計劃》等規劃政策,出臺《德陽市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十條政策措施》的配套實施細則《德陽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實施細則》《德陽市數字經濟項目獎補實施細則(試行)》,啟動2022年數字經濟項目獎補申報工作,做實政策落地工作。
與此同時,我市加快推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創建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四川首批雙千兆網絡示范城市,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4011個、千兆PON口2385個。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全市市級電子政務云平臺、重點互聯網數據中心、市級電子政務外網IPv6改造任務基本完成。政務云建成主要基礎資源vCPU19074核、內存59582GB、存儲4539TB,支撐98個單位、404個系統部署上云,累計開通云主機1960臺。德陽城市大腦數據中臺歸集結構化數據資產達33.22億條,共享交換平臺發布目錄10399個,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發布目錄8012個,歸集全市攝像頭及物聯感知設備達3.8萬路。
擴增量拓存量 釋放數字產業強勁動能
2022年6月,“四川數據要素產業園”授牌暨德陽市數字經濟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在德陽舉行,該產業園是全國首個以“數據要素”為核心產業的園區,其建設標志著我市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領域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2022年以來,我市先后舉辦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德陽數字經濟投資推介、“數字德陽”直播間、2022“數字賦能成都都市圈產業建圈強鏈”城市機會清單發布對接會等平臺活動,并赴北京、青島、西安、成都等城市考察數字經濟相關企業30余家,對接數字經濟企業50余次,與四川移動、四川電信、四川云上天府、電子四院、四川發展大數據等12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天府數谷簽約云上天府大數據產業園(二期)、訊眾西南云通信服務產業基地、名品世家酒類元宇宙運營中心等重點項目13個,投資總額約150億元。
以天府數谷為核心載體的數字產業聚集區加快形成。截至目前,天府數谷已注冊各類數字經濟企業119家,落地開展業務企業超過50家。天府數谷數字經濟產業園已建成投用5萬余平方米,其中按甲級寫字樓標準打造的1.7萬平方米天府數谷數字產業園南區于去年3月正式投用;總建筑面積約5.1萬平方米的云上天府大數據產業園(一期)云計算中心項目取得5712個2.5kW標準機架的能評批復,去年6月完成主體封頂,基本完成機電設備安裝和內外部裝修工程;萬石控股德陽數字科創城等重點項目施工穩步推進。
促創新求突破 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
德陽首個政企共建的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海川云服”于2021年11月開啟試運營,這是德陽市政府與海爾卡奧斯COSMOPlat攜手打造的綜合服務平臺。目前,海川云服工業互聯網綜合平臺Saas應用上架232個、注冊企業2009家、認證企業1300家。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企業上云”,一場數字化轉型風暴在我市上演——
在工業互聯網建設方面,2022年,“德陽市智慧工業管理云平臺”完成金路集團、藍劍飲品等68家重點能耗企業上線運行,建成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4個,數字化場景應用20個,啟動工業互聯網平臺、燈塔工廠、數字化場景應用方面的揭榜掛帥工作,收集項目137個、計劃投資約21億元。東方電機、康碩智能、應和機械成功入選2022年度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東方汽輪機、東方電機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級現場評審;東方電機“全球首個定子沖片無人車間”、東方汽輪機“國內首個葉片加工無人車間及首條黑燈產線”等5個智能制造應用場景亮相2022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四川中煙什邡卷煙廠5G“智能制造”創新應用項目、特變電工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新城鎮化建設用電纜智能工廠、東方電氣大型清潔能源裝備智能車間5G全連接示范應用等3個項目入選2022年四川省“5G+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連續兩年入圍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電子商務發展方面,去年,我市以川貨電商節、年貨電商直播節等省級活動為載體,開展“2022川貨電商節德陽分會場暨德陽名品展”等促銷活動幾十場,銷售突破20余億元;印發德陽市電商重點企業聯系名錄,形成王朝電子、蜀客電子等一批電商客服品牌;以“淘寶德陽館”“京東德陽館”等平臺為依托建設直播基地11個、直播間104間。同時,推動組建德陽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跨境電商企業數量達96家,成功完成首筆9810出口退稅業務,成為全省繼成都后第二個實現跨境電商9810出口退稅的綜試區。
去年年底,四川省大數據中心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數據發展指數(2022)》。除了成都及重慶主城區外,綿陽、德陽、江津、宜賓、瀘州位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數據發展綜合指數均值城市前五名。乘“數”而上,加“數”前行,德陽正積極探索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特色路徑,努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來源:德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