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經濟規模擴大,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成為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2023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余曉暉聚焦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話題,帶來的提案涉及三個問題:一是如何加快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二是如何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三是如何更好參與全球數字治理,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數字治理體系。
深化工業數字化轉型
“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下一步重點應聚焦在深化工業數字化轉型?!庇鄷詴熚瘑T表示。
余曉暉委員介紹,工業互聯網目前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進入到規模發展的新階段。當前及未來階段為確保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增強技術、產業和設施支撐能力,加快在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落地應用方案探索,加強跨部門、跨系統協同推進力度。
對此,余曉暉委員建議,持續加大工業互聯網網絡、標識、平臺、安全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力度,夯實規?;瘧没A支撐能力;深化工業互聯網在制造各行業應用,加快向礦山、能源、醫療、交通、物流等行業以及安全生產、應急保障、質量追溯、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拓展,以應用牽引發展;集中力量破解制約規?;l展的技術短板,加快平臺、標識解析在重點產業鏈普及應用,賦能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升。
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數據二十條”)發布,為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明方向。余曉暉委員表示,下一步,推動“數據二十條”落地實施,成為各部委、地方、行業、企業等面臨的重大任務。
“但由于數據本身可復制、能夠被多主體占有或控制,數據交易存在阿羅信息悖論及數據泄露風險,因此,推動數據產權落地、增強數據交易流通互信成為落實‘數據二十條’面臨的首要挑戰?!庇鄷詴熚瘑T說。
為此,余曉暉委員建議,一方面在多層級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中探索數據產權,推動數據分類分級,完善授權機制,強化確權基礎,通過探索建立三級數據交易市場,活躍產權流轉機制;另一方面在可信數據空間建設中探索數據流通互信,探索利用體系化的技術安排,確保數據流通協議的確認、履行和維護,解決數據流通主體間的安全和信任問題。
數字經濟增長關鍵在工業
在數字經濟發展與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方面,今年應當重點關注哪些工作?對此,余曉暉委員表示,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下一步的重點應該聚焦在深化工業數字化轉型。
“下一階段,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重點在工業。我國工業數字化水平依然較低。因此,今年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重點應在工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發力?!庇鄷詴熚瘑T說。
余曉暉委員表示,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可以考慮從“制度、市場、技術”三方面協同發力。以數據三權分置的產權制度為突破口,加快推動數據基礎制度的完善、細化和落地。以數據確權、定價、交易流通機制的建立完善,推動構建多層級數據要素市場。以打造可信任、可控制的數據流轉環境(可信數據空間)為方向,探索形成體系化的技術安排。
來源:光明網